近日,记者跟随“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主题宣传广西采访团走进平陆运河建设现场,感受平陆运河青年突击队参与世纪工程建设的风采。据悉,在平陆运河全线,青年突击队有49支,近2000名青年突击队员在建设一线与骄阳竞速、与风雨共舞。
位于咸淡水交汇处的青年枢纽,是平陆运河通江达海的关键点。所在区域的海水上溯会使枢纽船闸结构受到氯离子侵蚀,混凝土耐久性和抗腐蚀性成为必须要攻克的关键技术难题。平陆运河青年突击队队员们迅速开展科技攻关,在5个月内为混凝土制定了十余个“配方”,进行了近200组试验,600余个试块测试,并与国内顶尖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超百年长寿命混凝土高耐久性成套技术、大体积混凝土功能化设计与智能温控技术等研究,确保工程质量。“平陆运河项目成了青年突击队的训练营。在‘急难险重新’任务中冲锋在前,我们青年突击队以非凡的勇气和智慧,在平陆运河建设过程中书写了一段又一段攻坚克难的壮丽篇章。”广西平陆运河建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平陆运河集团团委副书记潘剑自豪地说。
展开剩余75%平陆运河G75兰海高速钦江大桥是主桥为跨径 318 米下承式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为目前世界“最大”整体提升跨径和吨位的钢管混凝土拱桥。今年6月,大桥右幅完成整体提升合龙;7月,大桥右幅完成管内混凝土灌注;8月,大桥右幅完成吊杆安装;11月,大桥右幅完成格子梁安装......平陆运河桥梁6标项目总工程师、青年突击队队员匡志强介绍,该项目是高速旧桥重建项目,也是唯一没有保通桥的项目,为保障车辆正常通行,项目采取半幅拆建半幅保通的方式进行施工。由于新桥和旧桥相隔很近,这对整个项目施工制约非常大。青年突击队员想方设法在技术上创新突破,在主拱肋安装时,采用低位拼装和整体提升的施工工艺,保证了吊装过程的质量和精度,避免了传统工艺绳索对高速公路通车的影响。匡志强表示,我们团队的平均年龄在30岁左右,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支年轻的团队才能够支撑高强度的连续“作战”,项目达到了预期的施工进度和效果。下一个阶段,我们力争在今年春节前把右幅建成通车,之后将进行左幅旧桥改新桥的建设工作。
在平陆运河航道15标入海口段,国之重器“天骅”船正日夜不停地开展疏浚作业,施工现场如火如荼。“天骅”船是目前进入钦江内河的最大施工船舶,也是国内大型绞吸挖泥船首次在城区段施工的重大突破。平陆运河航道15标项目部总工程师、青年突击队队员何晓文介绍,“天骅”船于今年6月份进场,生产效率是每小时300立方米,截至目前已完成土石方开挖量约105万立方米,预计明年5月份完成主体施工。“疏浚需要24小时连续施工,我们的工作分三班倒,每个班工作6个小时,青年船员们充分发扬连续作战、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确保项目保质保量如期完成。”
在平陆运河航道11标,这里已完成3公里航道标准断面建设,该断面的建设完成成为平陆运河全线首个具备验收交付条件的标准断面。目前,丁屋村大桥正在火热建设中,现场机械轰鸣,工人们在各自的线上施工作业。据了解,根据工作要求,在修建丁屋村大桥之前,首先要完成航道断面建设,而桥梁工期紧、任务重,为了不影响施工进度,青年突击队多次到现场调研以及召开会议优化施工方案,协调航道施工和桥梁建设工序衔接问题,把两个交叉作业的相互影响因素降到最低,既能保证航道完成的同时,又能保证桥梁顺利施工。
在平陆运河企石枢纽,建设现场塔吊林立,施工人员正有条不紊地推进工程进度。截止12月3日,企石枢纽已完成船闸主体混凝土浇筑118万立方米,年度目标是130万立方米。此外,土方开挖完成1770万立方米,占总工程量75%左右。平陆运河企石枢纽项目副总工工程师、青年突击队队员白露露说:“船闸主体混凝土浇筑体量大、作业空间有限,需要进行交叉作业,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我们通过布设不同高度的塔吊,躲避塔吊与塔吊之间的相互碰撞,同时在每个塔吊上安装防碰撞系统,并配备专员指挥塔吊作业,有效规避塔吊作业安全风险。另外,船闸主体混凝土浇筑温控要求高,引入亚洲最大智慧拌和工厂,确保船闸主体施工工艺达到设计要求。”
在平陆运河马道枢纽建设现场,塔吊旋转,车辆穿梭,一派繁忙的施工景象,工程建设按照计划高质量推进中。目前已完成船闸主体土石方开挖,正在进行船闸主体、上游靠船墩、导航墙及泄洪闸混凝土浇筑。平陆运河马道枢纽项目部负责人、青年突击队队员黄海波说:“我们的青年突击队员年龄都在35岁以下,我们在这个项目施工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和挑战,青年管理人员冲锋在前面,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题。”
广西平陆运河建设有限公司工程管理部部长、青年突击队队员王显张介绍,项目部通过成立青年突击队,专门针对项目施工的难点进行逐一攻克,其中在三大枢纽船闸主体混凝土浇筑方面,对年度目标任务200万立方米进行整体规划,并将青年突击队员分配到三大枢纽工程,针对工程进度、质量安全等方面进行分析,制定有效的措施进行落实。截至12月10日,三大枢纽船闸主体混凝土浇筑已超额完成,浇筑量达到293万立方米。
来源丨融媒体记者 梁生
编辑丨方璐
校对丨颜兴
审核丨罗立彬
发布于:北京市